【老公,你可不可以不要再喝酒了】
「大嫂,今天謝謝妳的招待,跟大哥說聲謝謝,我們先走了。」離開家中的這群人,是凱哥的好友,一群人在家裡,從下午喝到半夜一點才肯離開。
小蘭是一個全職媽媽,家裡有三個小孩,老公阿凱很愛喝酒,每次出門一定會喝上個幾杯,三杯黃湯下肚,人就像搞丟了一樣,常常不知節制,喝到不省人事,錢包、手機搞丟,更是習以為常。
印象還有好幾次,阿凱喝到送醫院急診都有,最嚴重的是前幾個月酒後駕車,被警察臨檢,幸好沒有發生什麼意外,但小蘭跑一趟警局是免不了。
經過這幾次大吵之後,阿凱是收斂了一點不再往外跑,但只要一到假日,他老公那群酒肉朋友都會不請自來,在家裡又菸又酒,搞的家裡烏煙瘴氣,一群人可以從下午五點多喝到半夜,客廳被弄得亂七八糟就算了,廁所更是滿目瘡痍。
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小蘭每天都會跟阿凱說的一句話就是,「老公,你可不可以不要再喝酒了」
大家都知道,菸跟酒對人體不好,香菸經過燃燒後,會產生四千多種化合物,還有四十幾種的致癌物質,那「酒呢」?
酒也不是省油的燈,因為酒是隨著血液遍佈全身,對人體器官傷害是全身性的,可能引起300多種以上的疾病,常發生如:「胃食道逆流、肝功能異常、急性胰臟炎、胃出血、食道癌等等。」
酗酒,甚至連人的「行為跟個性」,都有可能逐漸改變,漸漸變得火爆、沒耐心、難溝通,甚至蠻橫不講理都會,但這還只是屬於「個人問題」的產生。
酒精成癮或過量,還會衍生出許多的「社會問題」或「家庭問題」,例如:「酒後駕車、酒後亂性、家暴、鬥毆、衝突、夫妻失和、離婚、工作無法專心等等。」
我曾經有一次跟一群好友在KTV包廂喝酒,喝得正酒酣耳熱的時候,兩個平時很要好的朋友,竟然能為了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大打出手(當時兩人都很醉),其中一位更是酒瓶拿起來,就直接往對方頭上砸。
也有朋友的老公,因為平時就愛喝酒、愛鬧事,每次喝醉就會大性,我朋友只是勸他少喝一點,他就發脾氣、摔東西,到後期甚至動手打人,最後兩人自然離婚收場。
還看過一位朋友,原本也是幸福美滿的家庭,但也是因為老公愛喝,有一次酒後駕車撞傷了人,對方傷的很嚴重,結果後續賠償等問題,如雪球般越滾越大,除了官司纏身,成天為了這些煩心的事情無心工作,生意一敗塗地,也常常為了這件事跟老婆有所爭執。
【酒後駕車,不只是會害死一個家庭,也會害死自己。】真的拜託,都喝酒了,就不要在做開車這種蠢事了。
還有如果老公總是天天喝,不喝好像會要他命一樣?那做太太的可能要注意一下,對方是不是有「酒精濫用、依賴、成癮」或是「酒精中毒」的症狀。
例如:
一、「無法克制身體的慾望跟衝動,一直很想喝酒,連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喝。」
二、「如果不喝酒就會導致噁心、發抖、焦慮、冒汗等一些戒斷症狀的產生。」
三、「越喝越沒感覺,只有喝越多,才能得到酒精所帶來得快感時,就要注意一下,不要以為是自己酒量變好,或是已經練就神功無敵,是不知不覺,已經漸漸酒精成癮,甚至中毒。」
喝酒難道錯了嗎?酒本身其實沒什麼錯,錯的是不懂怎麼喝的人。喝酒可以,酗酒不可;小酌怡情,大醉傷身;淺酌助興,大酌⋯亂性。
這樣懂了嗎?酒在懂得「克制」跟「節制」的人手上,叫做「品酒」,在不懂的人身上,變成「癮酒」,成癮的癮。
拿得起酒杯,但放不下它的人,稱為「有勇無謀」,這種人在戰場上往往死都死第一,害死自己也就算了,還常常連累身邊的人,。
拿得起酒杯,也知道何時該放下它的人,稱為「有勇有謀」,有節制、懂分寸,跟這種人喝酒很舒服,他懂得珍惜自己的身體,也懂得照顧別人,是大智慧的表現。
你想當先死的那個人,還是當個有智慧的人?
常言道:「一醉解千愁,卻不知道越喝愁越愁,越醉越難過。」真要用喝酒來抒解壓力?當然可以,我並不反對,但,
在紓解自己壓力的同時,可不可以,也不要造成別人的壓力跟麻煩,好嗎?
#粉絲團按讚文章不漏看
#歡迎分享請勿複製貼上
#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